今天(26日)上午,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 “寄情與木 明志匠心——黃小明木雕藝術展”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隆重開幕。
本次藝術展作品共分為經(jīng)典代表作、大型落地屏風系列、木雕掛屏系列、立體木雕系列、木雕臺屏系列、立體臺屏系列、實景木雕系列、隨形雕系列8大類約70件作品,包含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、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“東陽木雕”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從藝近40年來的匠心之作,集中展示了黃小明不同階段的代表作品,是其藝術生涯的一次系統(tǒng)梳理,更是藝術新起點的開始。
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對于本次藝術展給予很高評價:黃小明木雕藝術,能在國家博物館這座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展出,這本身不僅是對東陽木雕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歷史性發(fā)展成就的具體展示,更是對黃小明本人木雕藝術的肯定與褒獎。

黃小明16歲從事藝術雕刻,是被稱為“木雕宰相”的黃紫金先生的第三代傳承人。黃小明在繼承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勇于創(chuàng)新,每件作品融入獨特的構思和理念。他獨創(chuàng)“竹簡式木雕”、“超寫實木雕”、“速寫木雕”、“取景框木雕”,以“造景”手法和“物象”表達“化境”的哲學思考,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黃小明將傳統(tǒng)藝術風格與中國現(xiàn)代審美融會貫通,開創(chuàng)了傳統(tǒng)與創(chuàng)新并重的現(xiàn)代建筑裝飾藝術新風格,積極探索木雕藝術在建筑裝飾領域和佛教藝術裝飾領域的應用,為九華山大愿文化園、南京牛首山等佛教勝地創(chuàng)作木雕裝飾,打造出“禪境般若”的佛教藝術殿堂,使其當仁不讓的成為木雕界的藝術大家。
展覽將于10月29日結束,地點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1展廳。